商务部近日下发通知,第119届广交会将进一步降低企业参展费用,并回应说此举将有效减少外贸企业参展费用,支持外贸企业降低成本、克服困难,力促我国外贸回稳向好、创新发展。但相对于动辄十几万的参展费用,调低4000元的展位费可谓杯水车薪,效果并没有官方宣传的那么显著。

连续三年降低参展费用,为揽客?
众所周知,每年在琶洲馆举行的广交会历来是外贸企业心中的国内第一展,海外买家多、展会效果好已成为众多参展商的共识。但近年来,受外需不振等多种因素影响,我国外贸发展形势更加复杂严峻,广交会买家人数不断下滑,不少企业开始失去参加广交会的热情。鉴于此种情况,广交会官方会降低展位费用也是在情理之中,借低价来刺激展位销售,或许是其降价的初衷。
降价促企业参展 效果待议
对于参展商而言,参展成本固然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,但展会效果往往是展商决定是否参展的最主要因素,也就是投入产出比。
每年慕名前来参加广交会的海外买家可谓甚多,2009年第105届广交会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数据最惨不忍睹的一届,该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人数和成交额,为2008至2014年春交会各届中最低值。随后几年,广交会的相关数据都有一定回升迹象,直至今年春交会重新出现下滑。数据显示,今年春交会成交3105100万美元,同比下滑12.63%,到会采购商人数为188119人,同比下滑7.22%。从以上最近几年的数据不难看出,广交会的效果大不如前。
没有达到展商的预期回报效果,将无疑影响其后续参展的信心。

降价虽显诚意 但幅度不足
此次广交会的降价行为表现了展会主办方支持外贸的诚意,降费力度之大前所未有,比如出口展区平均每个展位收费比第117届广交会降低4000元,降幅达到18%,总计将为企业减负人民币2.4亿元。
尽管如此,仍有不少展商表示,相对于几万元一个的展位,4000多元的降价幅度显然是杯水车薪,加上展台搭建的巨额费用,降价对他们帮助也许并不大。
目前我国外贸行业优势渐弱,广交会降低展位费用,在一定程度上的确缓解了部分中小企业的参展困难,凸显了政府对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决心,但在降低展位费用的同时,广交会应当与时俱进,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,重拾往日光辉,继续为我国的外贸事业发光发热。